故验唇色红润,里未有热,但宜辛温散表。发热汗出不解,心下痞硬,呕吐而利者,大柴胡汤。
另有挟食发狂者,外感时令,内伤饮食,滞于中焦,则多谵语,症似阳狂,但脉大不数,口不消水为异,亦宜平胃保和散等煎汤服之。 此为气中,不得误用风药及通关利腠等辈。
一方无细辛。(谓刮痧也。
况有中气虚弱,不能运化,虚痰停结,症形似实,其实因虚致是,此实中有虚之症,原用不得消导者。取清者铛内再熬至一斗,再澄再滤。
其补汤、淋洗,皆医家之大戒也。若汗虽多,尚微发热恶寒,外邪未解,且未见潮热,未可用承气汤。
互相告伤寒表不解,心下有水气,干呕发热而咳,或渴,或利,或噎,或小便不利,少腹满,或喘心下素有水气,又得寒邪相搏,故用小青龙汤,外散表邪,内散水饮。根者何?